2024年8月12日至8月16日,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全国高校思政课“手拉手”集体备课中心(吉林大学)联合主办,由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》编辑部、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》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“新生第一课”公益暑期学校在线上成功举办。学院组织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新生圆满完成学习。
本次暑期学校学习以专题讲座和专题分享会的形式进行。在7场专题讲座环节中,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、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良深入解读了“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。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和马研会理事长、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、北京大学工会主席安钰峰共同就“如何研读习近平著作”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作经验分享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马研会顾问刘书林从体系化的理论、学习与实践等角度分享了“如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”的经验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、《哲学动态》主编单继刚深入阐释了“如何坚持与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”,提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需要过三关(知识关、信仰关和行动关)的观点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马研会顾问仝华从党的重要文献、毛泽东著作及相关文献的出版等角度对“如何研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”进行讲解。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》编辑部主任、马研会常务理事来庆立结合学术刊物审稿与编辑的经验,向青年学子阐明了撰写学术论文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论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王东从研究生治学之道、学术创新等角度对“如何研读列宁著作”作了深入说明,并提出读书要抓两头(理论源头和时代潮头)的观点。精心规划、内容充实的课程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生的理论视野,使新生初步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,逐渐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,并引导新生自觉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,不忘理论初心,担当青年使命。新生们纷纷表示,此次学习激发了对未来专业学习和研究的热情,他们会继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注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,自觉成为让党放心、爱国奉献、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、研究生的专业素养提升,精心组织全体新生参与本次活动,为新生提供理论学习平台,助力学院的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。
(撰稿:张义 审核:欧广丽 宫晓虹)